查看原文
其他

亚马逊购物车重大调整,非FBA产品将获得更多展示机会

千帆 跨境必读 2023-06-15


创造更公平的竞争环境,亚马逊开始改变。


出品 | 跨境必读   作者 | 千帆


购物车重大调整

自从决定大力扶持自营业务,一边做“裁判员”一边做“运动员”的亚马逊,一次又一次地因为无法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而被拖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三年前,欧盟指控亚马逊为平台内的自营产品与使用其物流配送手段的卖家提供特殊照顾,认为存在垄断行为。经过双方多次交涉后,近日亚马逊与欧盟终于达成和解协议。而作为妥协条件,亚马逊承诺在其网站的“Buy Box”(购物车)上给予非自营、非FBA产品更多曝光度。



除此之外,此后亚马逊平台上的卖家也可以自由决定他们想要送货的公司,不一定必须选择FBA服务,同时平台还会为那些不着急尽快收货的消费者提供一些特色优惠。而同样地,在履行了上述条件后,亚马逊则会避免一项相当于全球营收10%的巨额罚款。


有消息称,这项双方妥协后共同达成的新协议预计将于12月20日宣布,并且在宣布之后,亚马逊则必须履行以上承诺至少五年。


资料显示,曾经为了避免用户在搜索商品时出现大量重复的商品页面,亚马逊推出了跟卖制度,售卖相同产品的不同卖家可以共用一个详情页面,但最终能被放在台前展示,并且被买家加入购物车的,只能是一个卖家的商品。


(图源:123rf.com.cn)


这也意味着,如果能击败其他对手,赢得购物车的展示机会,卖家商品的销量将会蹭蹭上涨。此前,也有数据表明:亚马逊平台上,有八成的买家会直接从获得购物车的卖家处购买商品。


显然,在新协议生效后,亚马逊平台上那些第三方卖家将会获得更多曝光机会。

但即便如此,亚马逊备受外界指控的“竞争环境不公平”这一问题能否被彻底解决,正如业内人士所说:“话语权、主动权,还是掌握在亚马逊手中。”



卖家处境艰难

目前,亚马逊平台上销售的产品类型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亚马逊官方直接从供应商或制造商处批发并贴牌售卖的自有品牌产品,另一种则是独立卖家在亚马逊平台上销售的产品。在官方网站上,这两种产品共同面向消费者销售。


这样一来,官方自营商品与第三方卖家的商品之间的竞争就在所难免了。尤其是2009年后,亚马逊不断拓展自营品牌业务,不仅业务范围不断扩大,而且官方对这些自营品牌的扶持力度也在悄悄增加。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亚马逊的自营品牌超过45个,其中包括超24.3万种产品。随着自营业务的不断壮大,亚马逊第三方卖家的份额被不断压缩。

这一现象,从当时欧盟对于亚马逊提出的控诉中也有体现。根据欧盟调查人员对亚马逊平台上8000万笔交易以及1亿商品进行调查分析后得出的结果,亚马逊可以轻而易举地从后台获取第三方卖家的产品以及交易信息,并能通过这些信息,优化自己的产品、价格与库存等等。


对此,不少跨境卖家也有深刻体会。正如去年黑五网一期间,有位做服装品类的卖家在网上发帖称:“我的热销产品被亚马逊官方强制跟卖,即便已经进行了品牌备案,最终还是被官方强买强卖了……”


除了市场份额被一再侵占之外,近年来,随着亚马逊FBA费用的持续上涨,卖家们的利润空间也在被一再压缩。相关数据显示,自2020年以来,亚马逊的FBA费用已经上涨了30%,受此影响大量卖家为保住利润,只能选择提高商品价格或者转为自配送服务。

(图源:知无不言)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亚马逊先后遭遇来自美国、欧盟、意大利等多地对其破坏公平竞争环境、滥用市场主导地位等方面的指控,尤其是随着与此相关的法案相继出台,这给了亚马逊巨大压力。

此外,近年来受全球高通货膨胀因素影响,全球消费市场不景气,亚马逊业务增长放缓,亏损持续扩大,这样的困境局面已经支撑不起亚马逊在加速扩张自营业务上的野心。


同时,今年还有沃尔玛等一众零售巨头加速布局电商业务,TikTok、Temu等多个新兴电商平台崛起,亚马逊的霸主地位备受挑战。


如今在巨大压力以及诸多挑战面前,平台的日子不好过,卖家们的处境更是格外艰难。

未来,亚马逊在各种规则以及政策方面的变动或许会更加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卖家们要注意做好成本管理,适当地调整运营策略,通过多渠道、多平台布局,缓解成本压力。

看到都是缘分,咱们加群聊
扫码加入跨境社群,认识更多人脉



铁粉推荐

英国网购需求领先欧洲,亚马逊保持市场主导地位

亚马逊黑五广告延迟!卖家损失或达数十万美元

一年支出400万美元!FBA正在限制亚马逊卖家


销售低迷,第三季度亚马逊盈利预期惨遭下调

8千多个中国品牌被撤销,亚马逊加大品牌审查力度


关注,跟主编交个朋友↓↓↓
商务合作请联系QQ/微信:2881339633

在看,下次可以优先收到我的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